春節假期剛過🧑🏼🍳,娃們陸續進入“狂補作業”模式🛌🏻。媒體報道,在電商平臺上,種類繁多的“寫字機器人”熱銷👷🏼♂️🙎🏿,咨詢者多為中學生,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這些“寫字機器人”操作簡單🎖,可以在紙上模仿使用者筆跡書寫指定內容,書寫速度較快,每分鐘40個字左右🦽,連筆字則更快🏋🏽♀️。
孩子使用這種方式完成寒假作業,不僅達不到寫作業的初衷,還是一種欺騙行為➕,如果不經妥善引導,可能從小養成投機取巧的品質,百害而無一利。
不過“寫字機器人”熱銷問題並不僅僅在孩子。雖然網友稱這種“寫字機器人”為“黑科技”,但其科技含量並不高、功能有限,雖可以模仿使用者的筆跡,但僅限於對書寫要求不高、重復類的抄寫。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用其“抄寫”那些重復類的抄寫作業,還應反思教師的作業布置。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這些大量的重復類的抄寫作業,“寫字機器人”既派不上用場👩🏿🦳,孩子也沒有使用它的動機。
從數量上減少作業總量是減輕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的重要內容,但孩子之所以覺得作業負擔重🧻,不僅在於數量多,更在於不合理🫴✍🏿。作業改革必須減負增質✭。減什麽?首先就是要減去那些機械🤎、生硬🤍、簡單🪕、重復的作業💪,這些作業大量占用孩子的時間,給孩子帶來了心理壓力🙅🏻♀️,而且擠占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卻沒有什麽價值可言。不僅如此,這類枯燥🔼、乏味的作業過多🏰,還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作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孩子成長🧔🏿♀️、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應當精益求精🤸✹,根據課堂和學生實際,以改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為出發點,真正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應該探索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布置切合學生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不同形式的作業。要鼓勵學生探索創新💁,通過完成作業引導孩子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教師布置作業遵循這些原則,作業靈活而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雖然數量不多👨🏿🏭,卻可以事半功倍,孩子也不會感到有太多的心理壓力🐛🎆,更犯不著使用“寫字機器人”這種欺騙的方式蒙混過關。總而言之,“寫字機器人”熱銷,更該反思的是一些教師作業布置的科學性。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