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南建交20周年研討會日前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金山大學舉行,紀念曼德拉百年誕辰系列活動隨之落下帷幕。由一所學校來承辦紀念活動🧓🏽,絕非權宜之計。以曼德拉誕辰百年為契機,育人情懷燃遍“彩虹之國”。
學會對話
曼德拉以反對種族隔離為世人敬仰。曼德拉精神的真正要義乃追求平等與追尋自由🚐,以他這位“世界公民楷模”(潘基文語)為標桿來形塑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公民。
今年夏天,曼德拉基金會,這家由曼德拉親手創立的公益機構,邀請擁有不同社會背景的南非各地青少年齊聚約翰內斯堡👨🍼,參加為期一周的2018年曼德拉辯論挑戰賽🤷🏻🧛🏿♂️。辯論有助於青少年學會傾聽👨🏿🌾、質疑、對話🕺🏿、反思🏉,最終攜手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合力推動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在基金會組織下,參賽者還走進豪登省的各大紀念場館,從曼德拉故居博物館到赫克托·彼得森紀念博物館,浸淫於曼德拉化幹戈為玉帛的種族和解傳奇。
曼德拉曾說,通過辯論,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可利用每一個話題🍃,無論多麽嚴肅和敏感,來確保自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團結。曼德拉誕辰百年之際,曼德拉—羅德基金會授予100位非洲大陸年輕領導者“百人百年裏程碑曼德拉—羅德駐會學者”稱號,旨在激勵更多非洲青少年學會穿越地域、跨越階層、超越種族,為建設這片希望的大陸而溝通心靈與放飛夢想❤️🦸🏿♀️。
學會服務
7月18日是曼德拉的生日。鑒於曼德拉為南非人民服務67年🧑🏻🔬,2009年第64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7月18日設定為“曼德拉國際日”🖍,呼籲全球展開“為社區奉獻67分鐘”公益活動。曼德拉生前向來關註社會弱勢群體,並用積蓄創建兒童基金會。
高校培養的人才,除學術研究者之外🧙🏼♂️,更應該是國家建設者與社會奉獻者。作為社會正義的堡壘,大學須鞭策學生樂於服務社會。農場學校招收的是社會底層的孩子😲,國家福利與社會關愛的陽光難以照進這片天地。在曼德拉國際日🦶👩🏼🍼,開普敦半島理工大學學生來到當地一所農場學校,用勤工儉學掙來的資金為農場孩子提供食物。斯泰倫博斯大學則號召師生踴躍捐贈,並攜帶捐贈物走進當地的老年之家🐪,展開長達一周的誌願活動。
曼德拉曾說♻️,社會仁愛之心的衡量標準之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為更美好的生活↩️、工作以及為其下一代確保未來🤦🏿♀️。常年堅持為資源匱乏的社區提供初級保健診所🤲🏻、技能開發和教育計劃等服務的開普敦大學視曼德拉國際日為反思契機,反思自己在社會中所應承擔的角色,反思優化社會服務的策略,反思如何通過社會服務將曼德拉精神代代相傳🏌🏿♂️。
學會賦能
教育是我們可以用來改變世界的最有力武器。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曼德拉箴言。曼德拉身陷囹圄27年♻,把陰森森的監獄打造成為活生生的學府🍉。不僅自己以函授方式獲得倫敦大學法學學士學位,而且組織高學歷的獄友為其他獄友傳授知識🦨、開啟心智、武裝頭腦💃。
作為曼德拉母校🏇🏼,南非大學把握曼德拉百年誕辰的契機,推動教育改變邊緣與弱勢群體的人生📋。在曼德拉國際日,以曼德拉當年把夢想放飛到高墻之外為榜樣✹,南非大學為女囚開辦講習班,並為假釋人員提供職業指導。針對殘障人士,該校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院開設咖啡師培訓班。此舉既可幫助殘障人士自立自強,亦可彌補咖啡師的短缺。該院還為社區無業女性舉辦縫紉技術工作坊🧒🏿。
針對南非薄弱學校學生的閱讀貧困,曼德拉基金會發起了“漫漫自由路曼德拉日校圖書館計劃”。這項計劃自2011年啟動以來,通過把廢棄的集裝箱改建為圖書館並贈送書籍,已為數以萬計的學生提供優質閱讀條件。今年,基金會從入選的學校圖書館中遴選若幹家🙇🏻♂️,冠以“曼德拉百年圖書館”榮譽稱號。為紀念曼德拉誕辰百年,全球建築工程領導者福陸將最先進的科學實驗室移交給約翰內斯堡的一所女子高中,以激勵更多女孩投身工程職業👩🔬。改變世界,須起步於改變自己,即讓自己賦能。教育乃賦能的最佳手段,這是曼德拉百年人生的珍貴啟示。
學會弘揚
“改變世界”正是納爾遜·曼德拉城市大學更名後確立的校訓。為迎接曼德拉百年誕辰😍,納爾遜·曼德拉城市大學,這所全球唯一以曼德拉冠名的大學,去年正式更名為納爾遜·曼德拉大學💒,以此宣示,這所學府既屬於曼德拉家鄉🏂🏼,更屬於全世界。今年夏天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把曼德拉精神寫入五國元首7月26日發表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約翰內斯堡宣言》,曼德拉的精神遺產已然屬於全人類。
把曼德拉名字鐫刻在校名上的納爾遜·曼德拉大學獨辟蹊徑👩🏻✈️,將曼德拉誕辰百年慶典根植於學術,以會議👩🎓、講座𓀆、出版等形式繼承曼德拉精神遺產,由全校七大學院聯手校內外相關機構共同策劃。啟航活動是由教育學院舉辦的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會,旨在推進非殖民化教育體系建設。而特色活動是首屆全國學生組織領導者會議,以強化學生組織對高等教育的重塑作用。重磅活動則為開設全國第十家醫學院,以推動欠發達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該校還以曼德拉精神為紐帶,構築高校與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的夥伴關系。
習近平指出:“曼德拉先生曾經說過👨🏻🏫,‘非洲重獲新生已經不再只是一個理想,其種子已經撒遍非洲各個區域🦟,撒遍整個非洲大陸。’”曼德拉的“光輝歲月”(中國香港樂隊Beyond獻給曼德拉之作)猶如一部教科書,這顆種子實為曼德拉精神👨🏭,而教育可以賦予個體以播撒種子的力量。
(作者👨🏻🍳:俞可 李燕楠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