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娟老師影響了我的人生軌跡,如果沒有遇到她🚵🏼♂️😫,命運的齒輪不知道又會如何轉動🕺🏿👩🏻🦽。”李堅坤是中山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數控技術專業畢業生,現就職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回想起在學校跟隨教授劉小娟學習的過往,他感慨萬千🦿。
李堅坤口中的“人生導師”劉小娟,此刻正在中山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實訓室中忙碌著。她熟練地操作著不同類型的設備,指導學生們實操演練。這位獨立幹練的巧匠,專業技能卻曾是她的短板🧑🏻🌾。
“你想要教出什麽樣的學生,你先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劉小娟坦言自己過去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但在技能應用層面有所欠缺。於是,劉小娟閑暇時間就待在學校的實訓室裏,努力掌握數控專業教學相關的必備技能🚵🏼。
為了讓技能提升有方向、有效果,劉小娟以考取技能證書為目標,在深耕專業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當時我可以直接考取高級證書🧈,但為了起步更加地紮實✡️,我選擇了‘從頭開始’✷,和學生們一起考證。”從數控銑工中級工到高級技師,劉小娟憑著一股肯吃苦🌻、不服輸的韌勁,一路過關斬將,在專業領域上不斷超越自我。
“原來我們一直紮根傳統的數控加工或者裝調維修,但製造業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轉型升級,我們需要與時俱進,朝著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提升技術✊🏼。”為了突破專業發展瓶頸,劉小娟帶領團隊參加全國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努力習得先進技術,將知識和技能從賽場帶回課堂。
比賽的內容包括機器人技術、PLC控製等智能製造新技術,這對於劉小娟在內的三位參賽教師而言,是全新的領域。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如果不參賽,那也就說明我們只能止步於傳統技能🐃,無法適應專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又何談對接產業發展🚣🏼♀️?”經過一番討論,團隊一致決定克服障礙參賽,不談名次、只求突破🙆🏽,“只要我們能學到新的知識和技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就行”🙍♀️。
在缺少硬件資源的情況下,如何打好這場“硬戰”,填補技術空白領域?在學校的支持下🏃🏻♂️➡️,團隊聯系與學校合作密切的企業👰🏼。他們借助企業的先進設備,進行培訓學習、實操演練。“當時真的‘硬著頭皮’全力以赴去學習PLC控製技術。”劉小娟努力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相關理論知識👩🏿💼✋🏿,通過企業的培訓和實踐鍛煉技能,還向校內前輩請教難點🤒。“我們就這樣一步步把‘硬骨頭’啃下來了👨🏿🦲✍🏻。”劉小娟帶領團隊越戰越勇🩹🥴,從省賽闖入國賽,最終奪得了國賽一等獎。
劉小娟一路敢打敢拼🩹、突破自我👩🏼🍳,燃燒青春深耕專業技能。她在實訓室內鍛煉了一雙巧手🔪,也在課堂上擦亮了識才的慧眼,為在混沌中摸索前行的職校學生帶來一抹光亮。
“那時候我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定型🤎,畢業後大概率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循環往復枯燥的工作。”當時的李堅坤渴望跳出困局,走出一條獨特的人生路🦺,卻深感迷茫和無助⤵️。
劉小娟發現,李堅坤並非個例👨🏽⚖️,很多學生入學以後自信心不強♡✔️,對自己未來的發展前景感到困惑和迷茫,“學生們都有各自的特長和亮點✍️,我相信只要找準了方向,他們也有很多成才、出彩的機會”。為了幫助學生找準方向、重樹自信🧝🏻♀️👦🏽,劉小娟探索出一套“挖掘—引導—提升”學生成長的“三部曲”。她課上留心觀察學生表現,課後查閱學生檔案資料🧛🏽♀️,為他們“量身定製”發展道路。
編程課有一定難度🧑🏽🚀,李堅坤卻反應迅速、思維敏捷,時常能很快給出清晰的編程思路🎞。細心的劉小娟還發現他心理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於是決定為他設計“以賽促學”的成長之路。劉小娟將李堅坤吸納為工作室的成員,對他進行多樣的專項訓練🤾🏿👮🏽,並帶領其參加比賽,不斷夯實基礎🙎♀️、增長技能。李堅坤對未來發展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李堅坤等學生參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時,劉小娟正逢術後休假,由於其他特殊原因,訓練面臨中斷🥐。“他們剛拿到國賽的入場券🧙♂️,我不希望看到好苗子們止步於此🧑🏻🦼。”愛才惜才的劉小娟放棄休假🧙🏻♀️,帶領競賽學生輾轉校外多個場地訓練,一練就是3個月🩷。“有些設備老師也不熟悉,但她盡快上手後就會馬上指導我們,她的職業素養和育人情懷讓我特別敬佩。”劉小娟的良苦用心,李堅坤等學生都看在眼裏◾️。他們更加努力備賽,最終斬獲國賽一等獎🕺🏼。
走上講臺10多年來🧑🏻🦲,劉小娟腳踏實地深耕數控專業領域,為踏入學校的學子撥開迷霧🤢𓀌、點亮求學之路,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技術工匠。據悉🏂,劉小娟培養獲省級及以上榮譽獎勵師生120余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全國技術能手3人、就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畢業生7人等。“原來一個好老師這麽重要,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李堅坤飽含真情地說。
作者:蔣穎妍 劉盾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40925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