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社會學家塗爾幹說,“我們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範圍局限於教室中的課時👇🏿:它不是某時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時每刻的事情”🫶🏻。的確,育人是每時每刻的事情,是學校任何泛在空間的事情📔,學科育人中的多維度融合🤷🏿♂️🙎🏿,能喚起課堂上學生更多的共鳴,讓育人變得更生動☛、更自然。
學科特質中的儀式感
儀式感是教育重要的形式表達♔,尤其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儀式感使學生通過特殊的情境,獲得了莊嚴而神聖的價值引領🦸🏽。
一次聽小俞老師的五年級體育課,有這樣一個細節:體育老師在學生跳繩熱身後,請他們把繩子整齊排列在操場一側👨🏽🚒,這使我想到體育課中特別的儀式感問題。體育課應該有特別的儀式感:上課前,先要把外衣脫下來放好,檢查褲袋裏有沒有硬物;結課時,要披上自己的外衣再離場。在體育課堂的具體要求上也是有儀式感的🧜🏼,如同伴的鼓勵有特定的儀式,互相拍掌或擁抱🪣,進球成功了還可以做個特殊動作。當然💆🏿♀️,這個儀式感也包括對自己體育用具的珍惜💆。
其他課也需要儀式感,音樂課是通過唱歌完成師生問好的,語文課是每天有“新聞播報”的,數學課是要把錯題積累成“錯題本”的……學科特質的儀式感,讓學科之間有了更顯著的差異,也使學科對學生有了特殊意義。
學科內容中的親近感
小楊老師上一年級拼音課《ao ou iu》,在學習“ao”的時候,小楊老師借助奧運五環的圖片,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我們從孩子的生活視角出發👂🏿,就會發現上這一堂課👨🏼⚖️,更好的是呈現2022杭州亞運和北京冬奧會的相關準備照片,因為這些圖片能拉近學生的認知和生活的距離⚃😞,同時在潛移默化中為祖國🤧、為家鄉的建設和體育健兒自豪🏊♂️,在知識傳授中融合愛國愛鄉教育✌🏼。
學科育人中🤵,如何使學生感受到親近是很重要的途徑📦。只有學生覺得知識是親近的,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鏈接的,是每時每刻都和我們發生聯系的,才真正實現了“五育融合”的目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學科教學時,要把“價值親近”作為核心導向,讓學生想學🧑🏭🏘、易學,將育人的要求與小學階段的認知👯♂️、心理水平吻合,才能讓學生在起步階段扣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
學科交往中的鏡像感
著名神經心理學家吉爾科默·裏左拉弟發現📓,人的大腦中存在著一種特殊的神經元——鏡像神經元,它所擔負的功能是“追求與他人的一致性”🎒。他指出:“鏡像神經元的存在顯示了我們對他人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的所作所為會建立一種生物學反應。無論一個人把自己想象為多麽完全獨立而分割的個體👩🏼🏫,實際上每一個人都註定了更要模仿別人,每一個人所學到的一切都在一種社會關系和我們所身處的群體中不斷被點綴、豐富的。”
教師是學生最好的鏡像。小葛老師的一年級科學課《校園裏的植物》🥊,學生在校園裏記錄植物的樣子——畫的時候🐂,老師要求不要趴在地上,但他提供的兩種方法站著和蹲著對孩子來說辦不到👔,所以大部分學生還是趴在地上👩🏻🍳。這時,教師的調整和示範就很重要。小葛老師修正了自己原來的要求,示範在臺階上或者花壇的邊緣上畫,這自然更適合當時學生的需求,學生很快就有模有樣地學習到了。所以小學教師負有獨特的使命🧑🏽💻,帶了幾年的班級👩🏿🦰,學生就具有了老師的“模樣”。
“育人”是教育的使命🖍,教育的獨特使命和價值,在於其能夠為人的成長提供相應的外部文化環境。課堂是學生最為持續的生長環境,當學科教師在課堂實踐中擁有寬廣的思維和視野💅🏿,關註學科的特質🎛、學科內容的親近、課堂文化的營造,學科育人也就有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紫陽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21年06月02日第04版:現代課堂
作者:龐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