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了一份關於綜合推進教育改革、立足國際視野反思日本教育的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從國際視角出發,客觀呈現了日本教育的“強項”與“弱項”🔼。
“全人型教育”促進德育
報告顯示🫏,日本教育“強項”是“全人型教育”。與歐美國家的教師職責僅專註於課堂教學不同👩🏻💼,日本教師的職責涵蓋了學科教學、學生指導和課外文體活動指導等,可謂“一條龍”服務於學生教育👩🍳。例如✊🏼,一些國家是由教師以外的專職人員負責學校配餐、教室掃除等☎️,在日本,卻是由教師監督全體學生完成。並且🍓,日本學校廣泛開展教師主導下的戶外實踐、研學旅行🧑🎓、學校節日活動等,學校教育承擔起學生道德的培養工作。
學生放學後和周末的文體活動中,其他國家會由專門的體育俱樂部負責,在日本卻形成了由教師負責開展的以學校為核心的俱樂部活動,這在世界上是十分獨特的。
除此之外,日本教師也會參與學生上學路段的安全保障等。上述種種利於全面均衡培養學生生存能力的“全人型教育”也被稱為“日本型教育”。
“教學研究”傳播世界
日本教育的“強項”,還有一個是歷史悠久的“教學研究”。教學研究在日語中的表達為“授業研究”☹️。這是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民間發起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後來逐漸發展為有組織的、有政府認可和支持的教研活動🥿🛻。基本形式是通過自由參觀學校的公開教學🦸♂️,觀摩者對教學過程中註意到的問題開展共同研討,並對學校、教師和班級下一步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建議🥺💂🏼♂️。教學研究活動的參與者既有大學教師,也有中小學教師以及教師培訓機構的學者👨🏼🚒、管理者等。
教學研究的範疇涉及課程開發、教材研究、教學過程研究🟦𓀊、學生問題研究👈、評價研究等。作為日本高水平教育教學的“秘訣”🙆♀️,教學研究至今已傳播到世界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在日本被認為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模式實際上恰恰是支撐起高水平教育的關鍵因素💊。
全職責的教師亟須“減負”
另一方面,“強項”也有可能轉化為“弱項”👸🏼。最為明顯的就是日本造就了當今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教師群體。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發布的面向34個國家和地區初中教師的“第二次教師教學國際調查”數據,日本教師每周工作的時間最長,他們在會議和備課等多個項目上的費時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師🦮。其中🚵🏼♂️,日本教師用於課外活動的時間長度尤為突出,在指導學生課外活動上花費的時間約為每周8個小時,遠遠超過經合組織平均水平(2個小時)🚑。日本文部科學省今年4月發布的“2016年度日本教師工作實況調查”結果顯示👨🏼🎤,每周工作時間60個小時以上、加班時間20個小時以上🪥、超過了日本“過勞死”警報線的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比例分別高達57.7%和33.5%。
為了確保教育行業的吸引力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日本必須解決教師工作時間過長、負擔過重的問題。對此,報告指出,今後需要進一步有效推進“團隊學校”建設,通過吸納心理專員🌔、信息技術專員、營養護理專員、課余文體活動專員等校外人才作為校內正式在編人員,與教師相互協作、各有分工,一同致力於學校教育。同時,還應進一步加強學校與當地社區之間的協作關系🖐🏻,共同為教師的和諧工作生態與學校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保駕護航。
家庭教育費用負擔偏高
從國際視角出發,浮現的日本教育另一“弱項”就是日本家庭教育費用負擔過高的問題。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日本學生的人均教育總支出(含公共支出與家庭負擔)偏高💂🏻♂️🕟。因為日本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偏低,日本家庭的教育費用負擔更高。
具體來講⛓🏹,日本學生的人均教育支出(公共財政支出與自費負擔的合計)相對較高。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日本學生自初等教育階段到高等教育階段的年人均總教育支出為10646美元🤥,高於經合組織平均水平9487美元。而日本政府面向教育機構的公共財政支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占比較小🧛。經合組織面向初等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之前的中等後教育的公共支出平均比例為3.9%。日本的這一比例僅為2.9%𓀄。同時🚣🏼♀️,面向各領域的一般性政府總支出中公共教育支出比例偏低🙆🏻。2011年,日本的公共教育支出總額僅占政府總支出的9.1%,遠遠低於經合組織的平均水平(12.9%)🎺,按教育公共支出比例從高到低排列🀄️,日本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的排名為倒數第二🙆🏻♂️👶。在日本,學生的教育支出多由家庭負擔。
報告指出,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於2015年開展的“第15次生育動向基本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日本家庭並沒有養育理想數量的兒童🏖,其主要原因在於育兒和教育費用負擔過重,並且最重的負擔是大學、短期大學、專門學校等高等教育領域的教育。
雖然當前日本國家和地方政府均存在財政困難的問題🪡,但也不能因此對家庭教育費用負擔過高的問題置之不理🥳🧛🏿。報告強調,減輕家庭教育費用負擔不僅僅是一項教育政策🏌️♂️,更是解決少子化對策的重要一環,今後日本政府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並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