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變成紅色校園🧢,每一處都有別樣的內容。”新學期開學後👼,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中學學生周文博驚喜地發現校園有了新變化👩🔬。“每面墻壁皆紅色,每處景觀都育人”,走進校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墻繪和看板🧑🏻🎄,草坪中的提示牌也是“平語近人”主題內容。
今年以來🧎,高村中學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著力推進學校黨建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強化黨建引領🧚🏻♂️,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建融合環境 打好育人底色
“學校把紅色環境文化建設作為黨建進校園的底色👩🏽🍳,因地製宜建設了‘六廊一書角’的立體化校園紅色風景線📇。”高村中學校長於俊華說🐿。
在黨建文化長廊、“黨史國史”宣教長廊🫴🏽、紅書閱讀宣講長廊,學生們可以全方位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班級“紅心向黨”長廊、紅色精神長廊🧔♀️、“平語近人”長廊則成為全校師生展示風采的舞臺。學校還在每個樓層設置紅色圖書角🪹💆🏿,配足紅色書籍,確保師生隨時都能徜徉在紅色經典的海洋中👨🏼🎤。
在黨員教師活動的主要場所——紅旗講堂中👉🏻,一場別開生面的賽課正在進行,各學科教師結合學科特點圍繞“天福山起義”上主題黨課,臺下的觀眾兼“評委”則是該校初二學生。
“通過這堂黨課,我對天福山起義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美術老師展示的關於天福山起義的國畫作品,讓我直觀感受先輩們艱苦卓絕的鬥爭場面;音樂老師帶領我們欣賞了《我愛天福山》等本土作品,讓我在鏗鏘有力的節奏中回味那段歷史。”學生唐子奧對記者說。
目前👨🏿🤦🏽♀️,學校紅旗講堂已成為全校師生多層次、立體式、全覆蓋的交流展示平臺👨💻。此外🙍🏽♂️,學校還精心布置了“特色鮮明 亮點突出”的樓梯文化,使其成為激發師生進取精神的重要陣地。
黨建融合課程 把握育人方向
威海市文登區高村中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立德樹人💀,以日常學科教學🙋、跨學科整合教學為依托,以加強黨史國史、形勢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重點內容,有效融合學科目標和育人目標🤽🏼,開發適合不同階段學生的跨學科黨建融合課程。
“我們以‘黨建課程化’為目標,以發掘學科、教材固有紅色元素為基礎🙆🏿,在落實學科知識點的同時,把紅色資源融入學科教學,推進紅色課程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綜合素質評價🧚♂️,切實讓課程發揮‘1+1>2’的育人功能。”於俊華說。
高村中學立足中學生的年齡和學習特點🤾🏻♂️,選取課本🎟🌤、課外讀本、拓展讀本⏬、生活中常用的經典金句,與學習、運用🧑🏿💼、實踐有機結合,同時開展大量的閱讀、整理、遴選、研究、撰寫工作。歷經半年的探索、一線課堂的反復試教試用♜,吸取眾多教師👨🏽🔧、學生的建議☦️,修改完善,編寫出特色校本教材。課程以新穎有趣的表達方式,融故事🧑🏼🔧、情境圖、詩詞、解析🕑🙈、運用🙎🏽♂️、實踐為一體🏌️,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學校還開發“紅心向黨”閱讀系列校本教材🥀,篩選黨的先進模範事跡材料,匯編成校本教材,每周一節專題閱讀課,組織學生閱讀優秀黨員故事😀,撰寫心得感悟,開設紅***課程,選定優秀戰爭故事片、偉人專題片等紅色影片👳🏽,給學生直觀感悟。
黨建融合活動 強化育人效能
學生活動是學校教育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必要補充。高村中學著眼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開發出24課時的紅色主題班會資源包💭🔠,用生動的故事和翔實史料讓班會課既有深度又有溫度。
同時,學校依托古鎮高村豐富的紅色資源🙎🏼♀️,著力開展基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施“互聯網+紅色德育”,通過釘釘、微信等網絡平臺,開展講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等活動,大力培育紅色精神的傳承人、傳播者。
此外,學校還紮實推進黨史國史進校園,打造“行走的紅色德育課堂”🚽𓀘,帶領學生走進天福山革命紀念館、殿山烈士陵園🫲、慈口觀等地,實地開講黨史國史班隊課💇🏼♀️,引導學生追憶紅色歲月、傳承紅色精神🧑🏿🦰🙂↔️,實現身體和心靈的共成長,開展“五老誌願者”進學校👳🏽♂️、師生全員進黨性教育基地👨❤️👨、紅色文化進家庭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充分挖掘家、校、社會等各方面資源,助力學校黨建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學校鑄魂育人效果。
來源💂♀️:中國教育報